【本网讯】11月9日上午,局校合作暨气象行业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在学校航空港校区行政楼第七会议室举行。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祖强、人事司副司长石雪峰,来校参加全国气象部门2025年度人才招聘会的中国气象局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和兄弟院校的相关负责同志,学校党委书记沈火明、校长何建新参加座谈会。何建新主持会议。
座谈会现场
沈火明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参会气象单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各单位长期以来给予的关心、支持、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当前中国气象事业现代化的蓬勃发展,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局校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学校聚焦大气学科建设,努力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的气象类人才,围绕气象业务实际需求,逐渐形成了覆盖气象行业全流程的大气科学研究体系。我校在今年具备了气象类人才“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他希望各位领导、专家畅所欲言,进一步在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及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期盼与中国气象局及全国各级气象部门开展更全面、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优势资源共享、推进发展互惠共赢,共同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沈火明致辞
张祖强在讲话中感谢学校举办全国气象部门2025年度人才招聘会,学校为全国气象部门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里面,都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关于中国气象局支持高校人才培养的举措,他提出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气象局为气象名师颁发荣誉牌匾,提高教师的荣誉感。二是为优秀的高校干部提供到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接受培训的机会,加强人才培养前端的能力建设。三是开放平台,欢迎高校骨干教师带领研究生及本科生到中国气象局,观摩和参与气象实时业务,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四是结合国家重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研究项目,不断深化中国气象局对高校核心关键领域的科研支持。一些具体的局校合作将从以下方面开展:局校联合开展气象主干课程的软科学研究;鼓励首席预报员和研究员走进高校课堂,传授实战经验和理论知识;加强教材的更新,重视学科交叉,将最前沿的气象观测方法、预报技术等融入教材。此外,他提到,为做强气象业务主业,气象局将增设人工影响天气和数据资源管理业务室机构改革措施。中国气象局和高校“双向奔赴”,推动科教融合、行教融合,实现高校的快速发展,气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张祖强讲话
学校副校长舒红平汇报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情况,展望了学校下一步发展规划,表示学校将以提升气象科技创新整体效能为主线,不断为国家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舒红平介绍学校情况
与会领导围绕深化局校合作、人才选聘和培养、“政产学研用”体制机制创新、高水平科研合作和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重点内容积极建言献策。他们希望学校加强与各级气象部门的沟通交流,进一步了解气象行业的新发展、新需求,适应气象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加大研究平台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加强科技联合攻关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爱国奉献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全国气象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推动国家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何建新在总结讲话中谈到,亚盈-(中国)科技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努力提升对气象行业的服务水平与能力,与会领导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态势、中国气象局对高校人才培养下一步的支持举措以及在人工影响天气、数据资源管理业务室调整措施的介绍,将对学校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学校将加强教材建设,结合气象部门的实际需求,以业务为引领,把人才培养聚焦在业务技术领域和企业应用,切实提升学生业务应用能力。他表示,大气科学专业培养的人才既要重视理论研究,也要加强应用研究,学校将以新气象楼落成使用为契机,加强实习实验基地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在雷达、探测、预报等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更好地在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当中发挥作用。学校将把各位领导的意见和建议融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当中,以新场地、新姿态、新水平服务于中国气象事业。
何建新总结讲话
中国气象局人事司综合处处长余淼、办公室秘书处四级调研员程路,四川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彭军,贵州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昌兴,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蒲强,甘肃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兴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军,吉林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姚志平,江西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国栋,湖北省气象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陈博杰,海南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蔡亲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鸿斌,我校副校长舒红平、罗小蓉,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座谈会。